董氏奇穴——腰痛配穴
发布时间:2025-08-21 浏览数:100

为什么会腰痛


1、肾虚腰痛


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虚是导致腰痛的重要因素。肾阳虚者表现为腰部冷痛、酸软无力,遇寒加剧,并伴有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肾阴虚者则多见腰膝酸软、夜间痛甚,伴随口干咽燥、潮热盗汗。长期劳累、年老体衰或久病耗伤肾精者更易发生。


2、寒湿腰痛


寒湿外邪侵袭腰络,气血凝滞不通,表现为腰部冷痛重着,阴雨天或久卧久坐后加重,屈伸不利,患处怕凉,舌苔白腻。多因长期涉水作业、居处湿冷或腰腹受凉所致。


3、气血阻滞


气血阻滞则引发“不通则痛”。气滞者痛处游移,随情绪变化加重;血瘀者疼痛固定如针刺,夜间显著,常由跌打损伤、久坐久立或肝郁气滞诱发。


4、外伤与劳损


突发性扭伤或长期劳损(如持续弯腰劳作)易造成筋脉损伤,气血运行受阻。新伤往往疼痛剧烈,而反复出现的酸痛多属慢性劳损,通常与肝肾亏虚、筋骨失于濡养有关。


董氏奇穴——腰痛配穴


1、中白、下白


中白取穴:拳手取穴,在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五分是穴。

下白取穴:拳手取穴,当小指掌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一寸五分(即中白穴后一寸)是穴。

2、后溪、中白


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具体在在小指尺侧,第5掌骨小头后方,当小指展肌起点外缘。

中白取穴:拳手取穴,在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距指骨与掌骨接连处五分是穴。


3、灵骨、大白


灵骨取穴:拳手取穴,在拇指食指叉骨间,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接合处,距大白穴一寸二分。与重仙穴相通。

大白取穴:拳手取穴(拇指弯曲抵食指第一节握拳),当虎口底外开五分处取之。


4、委中“放血”


委中穴位于膝后区,腘横纹的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


5、水金、水通


水通取穴:当嘴角直下四分处是穴。余惯以嘴角直下五分处取穴,采皮下针沿皮向上横刺。

水金取穴:从水通穴向里平开五分处是穴。


6、二角明


取穴:当中指背第一节中央线,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一穴,六分六一穴,共两穴。


7、马金水穴


取穴:当外眼角之直下至额骨下缘一分五陷凹处是穴


日常养护建议


注意防寒:避免腰部受寒,可用艾灸、暖贴等温通散寒。
合理锻炼:选择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功法,增强腰脊力量。
食疗调理:肾虚宜食黑芝麻、枸杞;湿热体质忌食肥甘厚味。
情志调摄:肝郁气滞者需保持情绪舒畅,避免长期郁怒。


若腰疼持续或伴随下肢麻木、排尿异常等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疾病)。中医常采用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敷等。


如果您想现场学习董氏奇穴针灸技术以及精准取穴或者预约郑承濬博士看诊,可以直接私信公众号留下姓名电话或者微信,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学习线下课程,还能免费领取郑博士线上网课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学习/看诊

报名热线:4008896819










作者声明:以上文章“为什么会腰痛”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理解!以上穴位配穴及穴位图片出自精准取穴班---董氏奇穴专业A班为原创,以上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代表任何医疗诊断,如有不适请线下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