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灵兰秘典论》有言:“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概括了肝脏的核心地位——它不仅掌管气机运行与情绪调节,还承担着贮藏血液的生理职责。
然而,若肝气郁结不畅,便如将军决策失误,不仅会引发情绪低落、气血瘀滞,还可能为癌症的滋生埋下隐患。
今天,让我们一同探寻肝与癌症之间的深层关联,并学习如何运用中医的疏肝之道,守护生命之树的蓬勃生机。
"肝郁"好比河道壅塞,既阻滞了气血的顺畅流通,更可能成为肝癌与乳腺癌的潜在诱因。无论性别,肝气一旦郁滞,便如同在体内埋下病根,伺机而动,终将酿成健康大患。
此情此景,正应了《黄帝内经》那句至理名言:"百病皆生于气"。情志失调作为肿瘤形成的关键诱因,其病机核心常在于肝气郁滞。肝气不畅,恰似晨雾锁林,既遮蔽心智清明,又悄然侵蚀健康根基。
现代生活中,压力与冲突无处不在,若不能及时排解,很容易造成肝气郁滞。男性往往借烟酒消愁,表现为寡言易怒;女性则常见经期紊乱、入睡困难、排便不畅,甚至面色萎黄、情绪波动、体态臃肿及秀发脱落。
这些可能是肝郁的报警信号,提醒我们重视情绪管理和肝气调畅。尤其当肝郁克犯脾土时,正如中医“肝气犯脾”之论,脾胃这个"后天之本"受损,犹如发动机缺油,导致机体防御力下降,百病丛生。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肝气郁结产生的病理产物(如痰湿瘀毒)会循经游走,好比体内的隐形“埋伏”,可能在甲状腺、乳腺、子宫、胃和肝脏等靶器官"筑巢定居",从良性增生逐步发展为恶性肿瘤,严重破坏生命健康。
(1)疏通气机:肝脏堪称人体的"交通枢纽",调控着气机的升降出入,维系气血运行。一旦气机阻滞,犹如交通堵塞,轻则情绪失调,重则导致血液循环异常,甚至引发脏腑功能紊乱。
(2)疏解情志:肝气与情绪密不可分,肝失疏泄易致情绪低落(肝郁),而长期情志不畅又会加重肝郁。情绪与肝功能的双向影响,充分说明养肝调气是维系情绪健康的重要环节。
(3)储血:肝脏堪称人体的"血液调度中心",根据生理需求智能调节血液的贮存与分配。肝血充足则精力旺盛,肝血不足则常见倦怠乏力、面色无华等虚损之象。
为预防肝气郁结带来的健康风险,我们应当及时干预,疏肝解郁,未病先防。这里推荐三种日常可操作的调理方法,帮您简单守护肝脏健康。
(1)舒展运动通肝络:几个简单的拉伸动作也能活络肝胆经脉,加速气血循环,释放情绪压力,增强肝脏代谢功能。
(2)艾灸护肝:针对肝俞穴、期门穴、足三里穴、太溪穴、太冲穴、行间穴和大敦穴进行艾灸。
(3)小腿经络拍打法:从内踝向上至膝盖内侧,以适中力度拍打小腿内侧,每日两次,每次50下,两腿轮换。通过刺激肝脾肾经络,加速毒素排出,辅助肝脏解毒工作。拍打时需掌握分寸,切忌过度以免伤及气血。
如果您想现场学习董氏奇穴针灸技术以及精准取穴或者预约郑承濬博士看诊,可以直接私信公众号留下姓名电话或者微信,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学习,助理老师看到后会第一时间添加您。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学习/看诊
报名热线:4008896819
作者声明: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理解!以上文章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代表任何医疗诊断,如有不适请线下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