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后经络通了没?5个关键“灸感”信号,助你事半功倍!
发布时间:2025-07-12 浏览数:7

艾灸作为流传千年的中医瑰宝,不仅底蕴深厚,更在实践中展现出卓越的价值。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典籍中,就有艾叶熏穴调理身体的记载,印证了其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


艾灸无需高深的医学知识,稍作指导也能运用,具有温养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等多重益处。

然而,在真正实践艾灸时,不少人都会产生疑问。前些天,一位女性朋友小芳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她在灸神阙穴时感到腹部有些许胀痛,于是马上中断了艾灸。

实际上,艾灸时出现小腹些许胀痛等特殊反应未必是坏事,这往往是"灸感"显现的表现。此时如果不是剧烈疼痛,也可以坚持施灸,让艾热持续驱散体内病邪。若半途而废,就像爬山到一半放弃登顶,前功尽弃实在可惜。


不少朋友对"怎样才算灸到位"感到困惑,那么接下来,我们就直奔主题,为你解答!



什么是“灸感”


灸感现象是艾火热力与药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被激活的经气在体内运行并与病邪相争、外排时,就会产生这些特殊的感应。


1

经络循行热感传导


举例来说,艾灸神阙穴(肚脐)时,热量不会仅停留在皮肤表层,还会透过穴位向体内深层渗透。特别是体质虚弱、胃寒或容易腹泻的人,艾灸此处时往往能明显感受到热力传导。有些人甚至会感觉热流从大腿外侧下行至膝盖,再沿小腿直达第三脚趾,这正是艾热沿着胃经传导的表现,这种循经传热是常见的灸感现象。


2

艾灸热力穿透现象


在艾灸肚脐的过程中,很多人会惊喜地发现后腰部位也开始温暖起来,这种"前后对应发热"现象,就是典型的透热灸感,好比阳光透过玻璃窗,让背阴面也获得了热量。


3

施灸部位不热,其他部位却热感明显


不少人在艾灸神阙穴时会发现手臂莫名发热,却感受不到明显传热路径——这种"施灸点不热远端热"的现象,正是典型的"远处热"灸感。


4

艾灸热力扩散现象


不少腰背不适者在艾灸关元穴时,会明显感受到热流如涟漪般向腰部两侧缓缓蔓延,这种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热感,正是典型的"扩热"现象,如同将一滴热水落入平静的湖面泛起的层层波纹。


5

施灸处不热,脏腑反而温暖


许多胃痛、反酸的人群,在艾灸中脘穴时(特别是胃寒体质者),会明显感到胃部暖流涌动,这正是艾草的温热药性驱散胃中寒邪的表现。这种"表皮不热而内脏温热"的特殊感受,就是典型的"深处热"灸感。



艾灸时这些表现正常吗


由于个体体质差异,灸感远不止温热一种表现,常见还有酸、麻、胀、痛、痒、冷、风、寒、凉等9类反应。这些感觉变幻多端:时而如蚂蚁爬行,时而似溪水流淌,时而若冷风掠过;忽而隐隐约约,忽而明显强烈;发冷时如坠冰窟,发热时大汗淋漓,发痒时更是令人坐立难安。

这些看似不适的反应一般情况下是艾灸起效的表现。艾灸的本质可能是通过激发人体正气来驱除病邪,当正气与邪气相互抗争时,自然会产生各种反应。这其实可能是艾灸在帮你疏通气血、驱逐病邪的积极信号,是身体自我修复的外在体现。



艾灸没感觉=白灸?


灸感不明显不等于无效施灸。个体差异决定了每个人对艾热的敏感度不同,实际上,灸感的强烈程度恰恰反映了人体经络的通畅状况。


灸感虽然微弱不明显,但并非不存在。这种似有若无的感觉其实可能已经产生了益处,只是你暂时没有察觉罢了。

另一种情况是灸感出现延迟——施灸当时或刚结束时并无明显感觉,但随后会逐渐感到温热扩散,这种滞后性的热感同样证明艾灸正在发挥益处。

不过需注意的是,若因个人敏感度低或艾热未能深透经络,则益处确实会受到影响,调理结果自然有限。


艾灸调理贵在坚持,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长期施灸才能逐步调和脏腑阴阳,疏通经络气血。


如果您想让体内的“垃圾”更快的排出去

也可以尝试我们董氏奇穴“刺血疗法”


如果您想现场学习董氏奇穴针灸技术或者预约郑承濬博士看诊,可以直接私信公众号留下姓名电话或者微信,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学习,助理老师看到后会第一时间添加您。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学习/看诊

报名热线:4008896819


董氏奇穴精品班

3886元   2天1夜   不含食宿

赠送原价2800元倍绛舒体软胶囊/套

开课时间:2025年7月23日-2025年7月24日

开课地点:广州市花都区三东大道190号


董氏奇穴刺血班

7886元   4天3夜   不含食宿

赠送原价2800元倍绛舒体软胶囊/套

开课时间:2025年7月25日-2025年7月28日

开课地点:广州市花都区三东大道190号




作者声明: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理解!以上文章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代表任何医疗诊断,如有不适请线下看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