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各类疼痛的穴位组合,针灸爱好者必看!
发布时间:2024-12-14 浏览数:307


“对穴”的含义

对穴‌是指在中医针灸疗法中,将两个穴位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缓解效果。对穴的配伍原则通常基于经络理论,通过选择具有相互补充或相互制约作用的穴位组合增强或平衡。对穴的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效果,因为单个穴位的使用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通过配伍使用则可以增强。


内关---足三里 

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宽胸理气,降逆止呕,宁心安神的益处。内关为心包经的输穴,又为该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与阴维脉相通,宽胸理气之功为主。而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疏通中焦气机,健脾和胃。     


合谷---太冲  

二穴相配具有镇痛、镇静、镇痉,疏肝利胆的益处。合谷与太冲相配称四关穴,二穴均为原穴,前才为手阳明大肠经,后者为足厥阴肝经。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肝与胆相表里,太冲疏肝利胆,清利肝胆湿热,理气,合谷调和气血,气调缓痛。     


列缺---照海

列缺穴属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属肺络大肠,又为八脉交会穴,与联系膀胱的任脉相通,具有疏调气机、通调水道、调理膀胱的好处。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故善于缓解膀胱及泌尿系疾病。两穴相伍,所通经脉均与膀胱相联系,并缓解相应病症,如疝气、痔疮、便血、小便淋沥不尽等。


百会--涌泉 

百会穴位于头部顶端,属督脉,为诸阳之会,入络于脑,可清头目、缓眩晕。涌泉穴位于足底,是阴阳经脉的交通之处,具有开窍醒神的益处。百会与涌泉配伍,一上一下,遥相呼应,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回阳、开窍醒神。中医临床可用于缓解昏迷、缓解癫狂等神经系统疾病。


梁丘---公孙

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的益处。粱丘为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脉之气深居之处,善于缓解疼痛。公孙为足太阴脾经输穴、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它的别出分支,入腹络于肠胃。胃肠道疼痛的患者,取此穴可以缓解。


三阴交---间使 

间使属手厥阴心包经之经穴,主喘咳寒热、心包病和情志病,具有行气散滞、理气解郁的益处。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还与肝、肾二经交会,为理血调经之要穴,可健脾胃、调肝肾、调气血、调经水。两穴伍用,调理男女生殖疾病、妇女月经不调。


中渚---足临泣 


二穴相配可疏肝胆之气滞,缓解少阳之郁热。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脉气所注,足临泣为足少阳胆经脉气所注。在经居半表半里,其症可见寒热往来,口苦,胁痛;在脏为胆,胆与肝相表里,胁肋为肝之分野,肝脉布两胁,所以本对穴缓解肝胆疾病引起的胁肋疼痛,效果非常不错。


外关---后溪

二穴相配疏风清热,调气并缓解疼痛,通经活络。外关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主治三焦邪热,疏风解表,和解表里,散寒清热。督脉总督一身之阳,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所以本对穴可缓解以热、痛为主的头痛,而后颈小肠经为所过之外,对肩胛上、颈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较好。



作者声明: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理解!以上文章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代表任何医疗诊断,如有不适请线下看诊。



现在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课程小助手

还可以免费获取郑承濬博士线上网课


/


线上学习不够透彻?

十二月董氏奇穴线下课程火热招生中

欢迎热爱中医的你加入我们

详细咨询热线:4008896819

开课时间:2024年12月22日-2024年12月23日

开课地点:广州市花都区三东大道190号



/


第一期董氏奇穴针灸临床实战班 

 12月24-29日火热报名中
郑承濬博士亲授,五大系统常见疾病

46年临床经验教学6天5夜

针灸从业人员必学的临床治疗课程

开课时间:2024年12月24日-2024年12月29日

开课地点:广州市花都区三东大道190号


如需了解课程的老师们可以直接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课程老师咨询或者直接私信公众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