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肝气郁结的高发期。中医认为,肝主春,与木相应,负责调畅人体气机。若肝气郁滞,易导致情绪低落、胸闷胁痛等症状。中医强调,春季应注重疏肝解郁,以防气机不畅引发疾病。
肝气郁结的典型症状包括两侧胁肋胀痛,疼痛位置常游走不定,同时可伴有情绪不佳、失眠多梦等表现。
以下几个“开心”穴,经常点揉,可以疏肝理气、调节心情。
1
涌泉穴
涌泉穴属于肾经的第一个穴位,经常按摩能够将精气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达到滋养肾脏、清热降火的益处。
按摩涌泉穴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表现。还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身体的代谢功能。由于涌泉穴位于足底部,且与心脏相通,经常对该穴位进行按摩,可能刺激神经和血管,促进心脏的血液供应及氧气供应,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2
合谷穴
合谷与情绪调节有关,按摩此穴可以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帮助人们放松心情,提高睡眠质量。主要是由于按摩可以刺激神经系统,释放压力,促进身心的放松。
按摩合谷是一种常见的中医保健方法,可能有缓解疼痛、舒缓情绪等益处。按摩合谷时,应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局部损伤。同时,孕妇、月经期间的女性,需谨慎或避免按摩合谷,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
外关穴
外关穴具有缓解疼痛、调节气血、促进循环、增强免疫力和改善局部功能等益处。外关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对于头痛、颈肩痛、手臂痛等疼痛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通过按摩或针灸外关穴,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气血流动,改善气血不畅引起的不适。外关穴的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良等问题有所帮助。
4
内关穴
内关穴是人体手厥阴心包经上的重要穴位,可以缓解疲劳,帮助入眠。它可以调节神经,改善胃胀、腹胀的症状,进而改善睡眠质量。
其次,内关穴对于胸痛、胸闷等症状也有缓解益处。由于内关穴是心包经上的穴位,心包经与心脏的血液流通紧密相连,按摩内关穴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达到宽胸理气的益处。
内关穴还有宁心安神的益处。在紧张、烦躁、坐立不安等情况下,按摩内关穴可以让神经减少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使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如果您想学习百病一针刺血疗法或者预约郑承濬博士看诊,可以直接私信公众号留下姓名电话或者微信,助理老师看到后会第一时间添加您。
作者声明: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理解!以上文章观点仅供参考学习,不代表任何医疗诊断,如有不适请线下看诊。